股票市場涵蓋了五花八門的投資風格,不管是短線交易者或長期投資者都可以根據個人的投資期限或風險偏好,選擇適合交易的股票類型。
那麽,市場上有哪些類型的股票?投資者在投資或交易時,該如何才能確定不同股票類型?
了解市場上為什麽存在不同類型股票是非常重要的。股票大致可區分為「小盤股」、「中盤股」和「大盤股」。
一般來說,小盤股是指市值低于20億美元的股票;中盤股是指市值在20億美元至100億美元之間的股票。
而大盤股則是指市值超過100億美元的股票。最後,還有所謂的「超級大盤股」,指公司市值達到數千億美元股票。
以上是按股票的市值規模細分股票。除此之外,還有其他不同的分類方式。下面我們會展開說一說5種最常見的股票分類。
1. 成長股
成長型股票在交易者和長期投資者中都很受歡迎。這類公司的銷售額(收入)每一年都在快速增長。
它們在傳統估值指標例如市盈率(PE)和市銷率(PS)的表現也往往較為「昂貴」。
大多數的成長型股票都在科技領域裏,雖然風險水平較高,但潛在回報也同樣更高。
這是因為這類型股票的波動性往往更大,特別是在財報或其他重大新聞發布後,成長型股票的股價有可能會在短時間內急速大幅上漲或下跌。
投資者要牢記的是,成長型股票的估值取決于其未來的現金流潛力。也就是說,大多數成長型股票可能是幾乎沒有利潤或是正在虧損的公司。
2. 價值股
價值股通常被定義為有盈利但不受投資者青睐的公司。它們往往是更成熟的公司,業務可以産生正現金流,但其所在的行業不受投資者歡迎。
這種現象可能是由多種原因造成的,包括這些公司正受到其行業結構變化的威脅。
基于上述種種原因,價值股大多時候都以相對「便宜」的估值在市場上交易。不過,有些股票也會因為市場錯估了公司長期上升的潛力,而被歸類為價值股。
價值股的最大支持者之一是投資界的傳奇人物沃倫·巴菲特,他的投資生涯就是通過投資成熟以及可以穩定産生現金流的公司而獲得巨大的成功。
3. 仙股
仙股是指市值很小(通常低于1億美元)的上市公司,這些公司股票的股價一般也很低,大多數仙股的交易價格低于每股1美元。
這些公司的特點是投機性強,甚至可能不存在商業模式。雖然這些股票的股價可能會飙升,但它們也是有心人進行欺詐的常見工具。
那是因為這類股票的交易量和公衆持股量都極低,因此,它很容易會受到人為力量的操縱而影響股價。
4. 藍籌股
與價值股近似,藍籌股是大型、成熟和已實現盈利的企業。它們擁有非常可靠的商業模式,通常在行業內居于龍頭地位。
「藍籌」一詞本身與撲克牌有關。在撲克牌裏,玩家用于下注的籌碼有藍色、紅色和白色。而藍色的籌碼是價值最高的籌碼。
因此,與市場上的其他股票相比,這些藍籌股多被視為相對「安全」的股票。
這類股票通常擁有長期的盈利和可靠現金流增長紀錄。
有了長期盈利和産生現金流的能力,藍籌股就能通過派發股息向股東返還現金。而隨著時間的推移,公司的業績穩定提高、盈利增長並且産生更多現金流,股息往往可持續增長。
這也是為什麽許多藍籌股都可以在「股息貴族」名單中找到。只有至少連續25年每年都在增加派息的企業,才能被稱為「股息貴族」。
5. 新上市股票
最後,還有新上市的股票。這類股票是剛剛在公開市場上進行首次公開募股(IPO)的股票。
在正式上市之前,公司的發展曆程往往會引起市場情緒的興奮激動。IPO 也讓散戶投資者有機會提早參與投資潛在的高回報股票。
不過,IPO 股票上市後短期內價格走勢可能會出現波動。這是因為許多投資者可能對這家新上市公司的未來增長前景持有不同看法。
此外,隨著股市自我調整以形成對公司業務的合理預期,新上市公司的財務報表表現也可能會讓股價的波動加劇。
如何交易這些股票類型?
市場上有許多不同類型的股票供選擇,而究竟該如何決定交易哪些股票,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投資者的風險偏好。
對于希望在價格波動中進行交易,並從中獲利的投資者來說,成長股和 IPO 股票是更好的選擇。
與此同時,雖然仙股的價格波動也非常大,但基于風險較高,一般不建議投資者交易仙股。
中長期投資者通過投資藍籌股同樣有獲利機會,這些企業往往能在長期為投資者提供穩定、可持續的回報。
對于擅長分析股票、針對特定個股持有正面見解,並且相信市場給予的估值是錯的投資者來說,交易價值股也是一種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