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市場暗流湧動,還有哪些風險值得警惕?

刊登于 April 6, 2023

前陣子矽谷銀行、簽名銀行、瑞信的爆雷,令市場對于銀行業的信心搖搖欲墜。它們的突然倒閉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于利率水平上升時資産貶值所致。更高的利率將繼續給銀行的資産負債表帶來壓力,並給經濟的其他領域帶來問題。那麽除了銀行倒閉以外,還有哪些方面的風險值得我們警惕?

首先是存款外流。數據顯示,美國家庭在2020年和2021年積累了約2.3萬億美元的所謂超額儲蓄,導致新冠期間銀行存款大幅增加。鑒于難以在市場上獲得安全可觀的收益,企業也將現金存放在銀行。然而,越來越多的銀行存款超過了聯邦存款保險公司(FDIC)25萬美元的保險限額。截至2022年底,近8萬億美元的存款沒有投保,比2019年底增加了近41%。據美國南加州大學、西北大學、哥倫比亞大學、斯坦福大學和美國全國經濟研究所聯合發表的論文,如果一半未投保的儲戶從銀行撤出資金,那麽近200家銀行將面臨倒閉的風險。

其次是抵押貸款的貶值。截至2022年底,美國的銀行將激增的存款投資于價值2.8萬億美元的抵押貸款支持證券(MBS),約占其證券化投資的53%,這推動了新冠疫情期間的房地産繁榮。但2023年2月份成屋銷售較上年同期下降22.6%,全美成屋價格中值同比下降0.2%,為11年來首次下降。截至2022年底,銀行持有的抵押貸款支持證券的未實現虧損為3680億美元。許多人擔心,利率上升將迫使其他地區性銀行也虧本出售這些資産,這可能會壓低價格。

2023年2月美國成屋銷售總數較去年同期大幅下降

疫情期間美國銀行的存款及抵押貸款投資激增

同樣可能受到影響的還有房地産市場。FDIC的數據顯示,上季度商業房地産債務證券的未實現虧損達到430億美元。截至2022年底,銀行持有4440億美元的此類證券。隨著員工遠程辦公、企業縮小辦公空間,房東正面臨壓力。據商業房地産服務和研究公司世邦魏理仕(CBRE EA)的數據,到2024年,辦公空間的空置率預計將繼續上升。

類似的情境也正在歐洲上演。由于融資成本上升和經濟放緩預期的雙重打擊,歐洲的地産股遭到抛售。根據美國銀行3月份對基金經理的調查,房地産是歐洲“最不受歡迎的”行業。調查發現,約45%的受訪者減持了地産股,這一比例是2月份的兩倍多。追蹤大約30只股票的斯托克600房地産指數在過去一年裏下跌了40%以上,市值蒸發了超過1000億歐元(約合1080億美元。從估值角度來看,歐洲地産股目前的交易水平接近全球金融危機期間的水平。

歐洲房地産股逼近2011年以來低點

歐洲地産股的估值已接近全球金融危機期間的水平

如果銀行業和房地産繼續存在爆雷的風險,那麽從中小型銀行和股市中撤離的大量資金,大概率一部分會進入當地政府的貨幣市場基金,另一部分將存入大型銀行。而隨著市場的恐慌情緒暗中發酵,即便美聯儲等央行繼續加息,黃金這類相對穩定,保值且兼具避險屬性的資産預計將繼續受到追捧,升破2075指日可待。

2023年04月06日 許曦揚

Disclaimer
Vantage does not represent or warrant that the material provided here is accurate, current, or complete, and therefore should not be relied upon as such. The information provided here, whether from a third party or not, is not to be considered as a recommendation; or an offer to buy or sell; or the solicitation of an offer to buy or sell any financial instruments; or to participate in any specific trading strategy. Any research provided does not have regard to the specific investment objectives, financial situation and needs of any specific person who may receive it. We advise any readers of this content to seek their own advice. Without the approval of Vantage, reproduction or redistribution of this information is not permitted.

Latest Releases

Latest Releases

See All Articles >